基因研究揭秘企鵝如何在寒冷南極洲生存
2015.12.18 15:41:34作者:林蘊輝
據英國《每日郵報》12月11日報道,基因研究揭示了企鵝進化到擁有更多羽毛和更厚的皮膚,以及為何它們的翅膀粗短的原因。
眾所周知,企鵝是抵御地球上最貧瘠荒蕪的陸地上的惡劣氣候的象征。如今,科學家突破性地發現了企鵝如何成功抵御南極洲的極寒、大風和連續幾個月的昏暗。
研究者們發現企鵝擁有大量β角蛋白質類的基因,來負責創造形成羽毛所需的原材料。這也就是為什么它們能形成帶有短而硬的羽毛的厚翅膀以保持溫暖的原因了。
科學家們還發現企鵝有DSG1基因,此基因是引起人類手掌和腳掌處皮膚病的原因。此基因可能會幫助企鵝形成比其他鳥類更厚的皮膚。
研究者發現了3種有利于帝企鵝儲存脂肪的基因。然而,阿德利企鵝攜有8種基因用來代謝脂肪,這些基因解釋了為什么它們對氣候變化反應更迅速。
據位于深圳的中國國家基因庫的副主任張國杰稱,β角蛋白質類基因的增多和EVPL和DSG1基因的陽性選擇是企鵝形成特殊皮膚和羽毛的原因。
企鵝水上的生活方式和長時間處于黑暗中影響了它們的視力??茖W家發現大多數鳥類的眼睛中的視錐細胞有4種光敏蛋白質,而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只有3種。這可能跟低光線質量有關。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的進化生物學家大衛·朗伯(David Lambert)教授稱,盡管帝企鵝和阿德利企鵝都在南極大陸繁殖,它們的基因很不一樣。他說:“通過對這兩種企鵝的基因測序,我們已經能比較出這兩種物種體內負責在南極洲生存和繁衍的基因。
。這項研究十分重要,因為它提供給我們研究這些物種更大范圍的基因組的機會。”
您可能也感興趣:基因測序發現鳥類唱歌和人類說話非常相似
科學家發現長壽基因人類有望活到120歲
基因“膠水”用在3D打印器官上
美科學家研發基因調節系統 光可精確控制基因開關